English

中国足球路还长

1999-11-06 来源:光明日报 蔡 闯 我有话说

中国国奥足球队此番壮志未酬,说明随着足球职业化的进程,中国足球有了一些进步,但与人们的期望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。中国足球需要走的路还很长。

在本次九强赛第二小组的比赛中,中国国奥队首战即负于对手韩国国奥队,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。接着虽战胜了巴林队,但在与韩国队的第二次交锋中又打成平局,终于未能扭转局面。应该说,这个结果虽然令人遗憾,却也在情理之中。

不可忽略的进步

气可鼓而不可泄。不能因为球输了,而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。和以往相比,中国年轻球员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。在与韩国国奥队的两次交锋中,中国队在场面上都不落下风。在霍顿的调教下,中国球员的自信心、技战术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在一些小范围的拼抢中,中国球员还会占上风。在两场球四个半场的开局阶段,中国队的表现都强于韩国队,开场哨响起后,首先射门的几乎都是中国球员。

为了这次奥运会预选赛,中国足球界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。当年的“健力宝”少年队远赴巴西、另一支少年队留学德国、国内优秀选手孙继海、张玉宁又先后闪亮登场,终于使一支身体条件、技战术潜质都优于以往的年轻球队组合成形。英国人霍顿任主教练后,球员在位置感、责任感及对足球的理解上等方面得以强化,过去“慢、软、粘”的毛病得以改进,球队的整体意识体现出来。心理上自信了,战术上清楚了,发挥得稳定了,这是年轻球员最明显的转变,英国足球注重整体的一贯打法确实使中国足球过去那种“打到哪儿算哪儿”的状态有了较大改观。

从战绩上来看,本届国奥队虽没有创造出什么奇迹(这是能力问题,不能一蹴而成,年轻队员的实力远远没有达到想赢就赢的地步),但也没有再出现过去中国足球常见的那种大起大落的状况,是一支比较稳定的队伍。主场战巴林,尽管对手先趁乱得分,但中国球员信心坚定,打法坚决,终于连扳两球,使接下来的中韩之战再成焦点。以前,中国足球“遇强不弱,遇弱不强”,不知道何时就会遭到“暗算”。但本届国奥队让人在这一点上比较放心,没有再给球迷添什么新的伤疤,这在以前的国家队、国奥队中也是很难做到的。中国足球从“模糊概念”向“理性化”的转变,可说是本届国奥队的一大收获。

问题仍然不少

从国奥队的战况,说明中国足球经过几年的奋斗,还没有达到质的飞跃,一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。特别是与韩国球队相比,中国足球的努力仍然不够。

上海一位记者说,他曾编发过一篇写韩国国奥队的文章,其中提到在九强赛前的热身赛中,韩国国奥队两负日本国奥队,韩国前锋申秉皓沉痛反思,“甚至产生了死的念头”。反观中韩比赛前,不少中国国奥队球员一再表示,20年来中国足球遇韩不胜的历史不是他们造成的,他们对此不负责任。这些话一方面是在显示他们内心“没有沉重感”,十分放松,但另一方面,球迷们却也不能不产生“这些孩子的责任心在哪里”的疑问。

一张一弛,才能在大赛中应对自如。但中国球员平时的环境太过优越,其心理状态太过松弛,突逢大赛,又紧张得难以解脱,这才是他们与韩国球员在真正的对抗中总感觉力不从心的根本所在。为什么韩国人的机遇总那么好?为什么运气总在人家那边?如果中国球员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总要面对压力,甚至是生存的压力,那么关键时刻,中国球员顽强奋斗的作风,一往无前的精神就不会比韩国球员差。

从这次比赛场上的情况来看,中国球员的综合素质还须进一步提高。主场迎战韩国队,在中国队失球前,韩国球员已经三次在小禁区内射门,李东国、高宗秀头顶脚踢,都是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完成的,攻击点也都集中在后点。但中国球员对此视若无睹,还是3、4个人一起抢前点,甚至连守门员也向前点移动。最终李东国在后点轻松破门,令中国球迷扼腕。这种场上的“集体无意识”,是中国足球多年来的痈患,这不仅是技战术的问题,更是综合素质的问题,与文化修养和个人气质密切相关。特别是孙继海在首场赛后与裁判的争执就更不可思议,郝海东被禁赛已是前车之鉴,为什么还要犯同样的错误?要教会这批年轻球员如何踢球,更要教会他们如何作人。不然,培养出一批“泰森”式的人物,于社会何益?

换掉霍顿就行了?

球输了,换霍顿成了流行话题。“倒霍”与“保霍”的争论一直在延续。其实,霍顿的执教水平如何,已有圈内人作出评论。不少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不错的教练,曾与他一同共事的金志扬说:“霍顿的用人、战术、临场指挥没有大的错误。”已赴英国踢球的国家队队员范志毅说:“今后的比赛,如果霍顿用我,我就会回来。”

当然,也有一些教练在扳着手指诉说霍顿的不足。陈亦明说霍顿长传冲吊的打法是“空军司令指挥陆军部队”,四川全兴队的巴西教练塔瓦雷斯说:“你们在巴西学了那么久,为什么却选了一位英国教练呢?”

霍顿的去留自有足协决定,但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问:中国足球难道只要换掉霍顿就行了?霍顿不行,谁行?

中国足球不是没有冲出过亚洲,不是没有进过奥运会,但谁能说柳海光那一代球员是中国足球的顶峰?换句话说,即使这次国奥队出线了,中国足球就真的脱胎换骨了吗?“倒霍”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霍顿太固执,总不“变阵”,但20年前,曾雪麟、徐根宝等人都吃过“临战变阵”的苦头,如今,霍顿的不变仍招致一片讨伐之声,看来,变与不变并不是中国足球能否获胜的关键,用不用霍顿也解决不了中国足球的本质问题。要想使中国足球上一个新台阶,是一个长期的问题,是一个全面提高的进程。

九强赛前,太多的人认为中国国奥队比韩国国奥队强,现实证明并非如此。打败韩国队,中国足球还须假以时日。
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工作,树信心,不气馁,中国足球会尽快走向世界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